400-6820-180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独家猛料!站在2万多张小棚的风口!这家饲料企业,战略曝光!

发布时间:2023/4/17

“得小棚者得天下。”刘丙洲这样预判小棚虾的未来。



近期,随着华南、华北、西北一张张小棚养殖成绩单的出炉,再一次将养虾业推向新一轮高潮。“走出去”成为小棚虾产业的新动态,这其中不排除炒棚的因素,但最核心的动力,是投资者看到了小棚虾产业的未来可期。



“我们在山东东营、滨州合作的小棚虾园区在年底将达到20000张规模,目前已投产了6000张。未来会有更多资本介入小棚虾产业,我们也愿意与大家一起将蛋糕做大。”江苏艾生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丙洲如此表示。作为小棚虾产业的重要参与者,对于未来,艾生牧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



刘丙洲 江苏艾生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





得小棚者得天下




记者:艾生牧位于小棚核心产区,对于江苏小棚虾产业的未来,你有何预判?

刘丙洲:随着环保等因素的影响,特别是今年6月1日起,江苏将强制执行新的尾水排放标准,意味着不符合要求的小棚将被要求整改甚至淘汰。另外,可能一些手续不完善的小棚也将会被清退。未来江苏将成为小棚虾的一个存量甚至减量市场,而广东、广西、山东,甚至于内陆的西北将会发展成为小棚重要的增量市场。



苏北小棚产业始于如东,以浙江籍养殖户为主,占到70%以上。其从业理念与普通养殖户不一样,他们将小棚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,而非单纯的养殖,涉足到土地、饲料、种苗、动保等上下游环节。随着江苏小棚养殖成本不断升高以及资源渐少,近两年,他们开始往山东、两广转移,寻找新的发展空间。这种流动性也导致了去年如东小棚租金出现下滑。



小棚是一个很依赖资源的产业,目前核心小棚产区均位于沿海一带。但资源总会有达到天花板的时候,未来会进入“得小棚者得天下”的时代,饲料、种苗、动保甚至于食品企业都将大量介入小棚产业,更多资本参与其中,推动小棚向园区化方向发展,企业则通过优势互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。





全国小棚遍地开花,掀起水产养殖的“白色革命”




记者:目前全国都在开发小棚,有业者认为小棚虾的未来在南方,您的看法是?

刘丙洲:近年,小棚北向山东,南下两广发展,经过两年的探索,其成功率已大幅提升,也再一次验证了小棚模式的优越性。未来只要土地政策还允许,小棚将会在全国遍地开花,包括内陆的西北,有盐碱地或地下卤水的地区,都会有小棚的身影。



每个地区的自然禀赋都不一样。比如山东,其优点是咸水资源丰富,日照时间长,雨水少;但缺点也很明显,有效养殖周期比南方短,昼夜温差大,淡水资源缺乏。广西的优点是温度高,一年四季皆可养殖,反季节无加温成本,离西南市场近等;缺点是雨水多,土质偏酸性。但经过近两年的探索,很多问题都已解决,一些园区成功率达到9成以上,棚产超过2000斤的比比皆是。无论在哪个区域,因地制宜地进行模式优化,避免照搬照套,是取得成功的关键。



艾生牧位于东营的小棚园区




记者:近年很多大资本进入小棚、工厂化为代表的集约化养殖领域,是否会加剧散户退出市场?

刘丙洲:目前国内对虾消费还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,随着国民饮食结构的调整,其需求量持续增加。在此背景下,未来国内对虾的养殖规模还将扩大,但利润率可能会降低。但总体来说,对虾养殖还是有利可图的。产业将进一步升级,生产水平落后,管理粗放的产业将会被淘汰,而有规模有技术实力的则会留下来,这是必然的趋势。





将达20000多张小棚规模

深度参与小棚园区的开发与经营





记者:作为小棚虾产业的重要参与者,艾生牧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及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?

刘丙洲:艾生牧从2019年进入小棚虾市场,时间并不算太长,但通过“一个产品定位”和“三个经营策略”,实现了小棚虾料年年翻番的目标。



产品方面,艾生牧坚持高举高打的策略。近两年原料剧烈波动,饲料成本上升,叠加行情下滑的影响,养殖户的盈利水平有所下降,导致市场偏向于价格竞争以迎合养殖户的低价位心理,通过采取所谓的“配方优化”策略降低成本。现回过头来看,近年来料比升高,怪病不断,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养殖户。艾生牧从进入小棚虾料市场便坚持高品质,高举高打的策略,凭借稳定、出色的产品力,迅速收获一批忠实用户。特别在去年整体行情不太理想的情况下,我们的品牌势能提升更加明显,差距一下就拉开了。



经营方面,艾生牧坚持三条腿走路。一是和小棚园区深度合作走控料模式;二是开发当地有实力的代理商走经销模式;三是建立直销品牌,与园区或规模养殖户合作走直销模式。随着我们在小棚虾领域的不断积累,未来,我们也会参与到华南小棚的开发中。江苏已是存量市场,“走出去”是大势所趋,艾生牧也愿意将我们在小棚虾中的经验与大家分享,合作共赢,一起把蛋糕做大。




记者:艾生牧目前在虾料市场的销量以及布局情况如何?

刘丙洲:去年水产料总销量为7万吨,其中虾料2万吨。今年的目标是虾料达到3.5万吨,其中小棚虾料2.8万吨。江苏和山东是艾生牧的核心市场,其中山东的小棚和工厂化将是重要的增量市场,随着工厂化以及北方锅炉棚的兴起,大大弥补了淡季的产能,现在基本可以做到淡季不淡了。





回归本质,赢得市场尊重




记者:艾生牧是否有进入养殖端以及食品端的计划?

刘丙洲:其实我们很早就已进入养殖端和食品端。成立之初,艾生牧主营蛋鸡产业链,从原料、饲料、养殖,到商品蛋回收都有涉足。而后进入水产料板块,同时也经营养殖场。先是在射阳承包2200亩池塘从事斑点叉尾鮰与四大家鱼混养;2011年进入山东东营,承包4000亩水面从事鱼虾套养;2019年进入小棚虾板块后,先后在盐城开发了4个小棚园区,共计1000亩。去年我们北上东营和滨州合作开发小棚园区,目前已有6000张棚投产,计划到年底将达到2万张棚的规模。预制菜也在考察,我们新增了25亩土地,或将作为预制菜基地建设。





艾生牧位于东营的小棚园区



记者:艾生牧一直从事原料贸易,您判断今年的饲料行情如何?

刘丙洲:去年蛋白原料的价格达到历史高位,受今年水产品行情的影响,饲料的需求会有所下降。我判断今年的原料价格会稳步下降,植物性蛋白已降下来了,鱼粉价格还在高位,但近期已有松动的迹象。中国饲料蛋白高度依赖进口,受国际形势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,不排除会再次出现波动的可能。




记者:今年业内关于“饲料质量”的讨论很多,养殖户认为近年饲料造假或偷工减料的情况十分严重。您如何看待这种市场情绪?在您看来,饲料企业应该有怎样的担当与责任?

刘丙洲:饲料作为一种生产资料,一定要剥去营销的外壳,回归到生产的本质:为养殖户实实在在创造价值。饲料企业发展的基础就是养殖户能否持续盈利,作为饲料企业,越能帮助养殖户降低成本,创造更高的价值,其竞争力也将越强。



我认为,无论原料、市场如何变化,作为饲料企业,一定要坚持“饲料是生产资料不能变”的底线,这关乎鱼虾的健康,关乎养殖的收益。近几年饲料的整体质量确实出了一些问题,对于艾生牧而言,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坚持高品质的基础上,进一步降低料比,降低成本;开发功能性饲料和发酵料,解决一些健康和水体污染的问题,提高养殖成活率;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。只有立足于养殖本身思考问题,解决问题,饲料企业才能够取得高质量的发展,并赢得市场的尊重。
分享到微博: 新浪 腾讯 网易 搜狐 凤凰

旺旺好渔资

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

恩康药业

中农华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