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5/9/3 9:57:06
历时3年,经过无数次的配方试验和鱼塘验证,海大集团奥特公司正式推出大头专用料,为水产行业注入一支强心剂,同时也是对这一传统品种养殖的颠覆。
背景介绍
近几年,养殖环境急剧变化,草鱼、罗非价格波动大,同时病害严重。如罗非的链球菌、草鱼的老三病等,加上卖鱼困难等情况,不少养殖户一年到头忙下来没有多少利润,对水产养殖越来越迷茫。针对这种现状,奥特公司结合市场调查研究,大胆实验,科学求证,设计出大头、鲫鱼混养模式。大头、鲫鱼的市场价格稳定,以珠三角区域为例,4斤以上大头价格在6.5元/斤左右,8两上鲫鱼价格稳定在7元/斤。且两个品种需求量大,同时病害较少。养殖前景非常可观。
海大集团一直专注于研究与创新,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最大化。如去年中山区域李翘宇总经理组织的大草鱼同塘对比项目,给行业多20%希望。今年同样是在李总的主持下,组织集团资深配方师崔惟东及江门奥特销售团队,结合2013—2014年积累的经验,通过大半年几十张鱼塘的养殖验证,清晰数据的表达。正式宣告大头料研制及大头、鲫鱼混养模式成功。
在该模式下,大头一亩放苗500尾,鲫鱼1200尾。一年可以养殖两批大头、一批鲫鱼,亩产量4000—5000斤。养殖户第一批大头出售后资金即可周转,且亩盈利大多在6000元/亩以上。但要解决核心的问题是大头在500尾/亩的高密度下如何保持高速的生长?
什么是专业的大头料?
大头鱼一直作为鱼塘中一个套养的品种,一般的放养密度是50—60尾/亩。现在一下子将密度提高了10倍,很多养殖户的第一反应是“根本不可能长大”。近十年,也有一些厂家推出了“鳙鱼配合饲料”,但大部分的产品经过市场的验证后逐渐消失,分析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:
1、对大头鱼的摄食习性不了解。一般投喂粉料或膨化料,粉料太细,浪费极大,最终大部分用来肥水。膨化料有的用2.0、3.0粒径,大头鱼吐料的现象非常普遍;
2、对大头鱼的营养需求不清晰。大部分厂家使用的是草鱼或罗非料的配方。同时生产工艺粗糙;
3、养殖管理水平低下。大头鱼对溶氧要求很高,但养殖户还是用养殖草鱼、罗非的习惯来养殖大头鱼。同时训食以及投喂技术也存在较大的问题。
专业的大头料满足以下三个条件:
1、大头鱼能够顺畅的吃料,不吐料;
2、每月的增重在合理范围(参照表一);
3、料比在可控范围,超过2斤即为失败。
奥特Man大头鱼料“三叉戟”
配方师定期走访试验塘
养殖案例一(清水塘养殖缩骨大头)
养殖案例二(立体养殖塘普通大头)
生长速度曲线(0.2斤—5斤规格每月的生长速度)
从样本数据内我们发现,大头鱼在1斤之前的长速一般,但1斤之后的月增重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能够达到1斤以上。
肠体比的比较(为什么投喂大头料长得这么快)
自然条件下的大头鱼肠道(约体长的5.5倍)
投喂奥特大头料的大头鱼肠道(约7倍)
大头鱼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不仅可以从养殖数据上体现。在对其消化道结构进行分析,肠长指数(即肠长/体长)是决定大头鱼消化食物的重要指标之一,肠长指数越大,表明食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越长,消化吸收更好。一般情况下大头鱼的肠长指数为5—6,但投喂奥特大头料的鱼的肠长指数为6.5—7.8.远高于不投喂饲料的大头。我们认为这才是饲料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。
解剖可以看到前肠有明显的饲料
公司内部的核心的竞争力:
1、江门奥特公司作为海大集团苗种料、特种料的精品工厂,配置了最先进的膨化机,承担海大集团小粒径膨化配合饲料的加工,产品远销大江南北;
2、超微粉粹技术,粉粹细度能过达到98%过80目筛。有效保障了大头鱼的充分吸收;
3、配方技术,通过阶段性的打样数据来验证饲料,不断优化配方,使长速、料肉比和内脏做到平衡。
推广前景
据项目的负责人马文丰经理介绍,该模式的前期推广市场主要在广西、江门、肇庆及佛山部分区域。因为这些区域的塘租相对珠三角便宜,塘租在1000多元。且不少鱼塘上面有猪、鸭立体养殖,在立体养殖情况下,每斤大头鱼的饲料成本比无立体养殖的鱼塘低0.3—0.5元。该模式在这些区域的养殖成本更低。效益可观。
同时,依托海大集团的强大实力,配合公司优秀的苗种,解决养殖户对苗种退化的担忧。
推荐模式
养殖建议
1、上述模式卖鱼是以3斤以上为例,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,考虑到养殖风险和资金情况,可以选择卖部分3斤左右的大头,其他的养殖到4斤以上。这样的话资金周转更灵活,同时4斤以上的大头价格高0.6—1元/斤.可以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;
2、第一批大头出售后,开始养殖第二批大头鲫鱼的规格一般在3—4两,吃料逐渐加大。考虑到鲫鱼的营养需求和养殖成本。建议投喂更高档次的大头、鲫鱼混养料。目前已经在做试验料,敬请广大养殖户持续关注。